![]() |
|||||||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
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![]() |
Home |
第6卷第1期,2009年1月
建議在引用本文時註明下列出處:由 DiIorio C, Escoffery C, Yeager KA, McCarty F, Henry TR, Koganti A
等所著的《WebEase:開發基於Web的癲癇症自我管理干預系統》[摘要]。刊載於《慢性疾病預防》2009;6(1)[網上期刊]。
http://www.cdc.gov/pcd/
issues/2009/
jan/07_0263_zht.htm
。登錄[日期]。
經同行評審
癲癇症患者必須採用許多自我管理行為,尤其是在堅持服藥、壓力管理和睡眠品質方面。為了滿足人們對理論型自我管理計畫的需要,並使癲癇症患者易於利用該計畫,WebEase 網站應運而生,並經過了可行性、接受度及可用性的檢測。本文討論了 WebEase 的理論背景和開發階段以及整個開發過程中所學到的經驗教訓。WebEase 研究團隊依據社會認知理論、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型以及動機式晤談,開發了網站內容。WebEase 程序的形成性研發包括文獻搜尋、電腦使用調查、焦點小組以及內容專家和消費者的審核。該程序有兩個主要部份:1) 模塊,它為學習、反思及確立目標提供了量身定製的機會,以及 2) MyLog,一個輸入日常資訊的地方。
![]() |
![]() |
|
|
![]() |
![]() |
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in this report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. ![]()
Privacy Policy | Accessibility This page last reviewed October 25, 2011
|
|